成果名称
‘黄淮3号杨’
关 键 词
1. 黄淮3号杨
2. 生长迅速
3.高 抗
所属领域
林木遗传育种
成果形式
新品种
成果取得时间
2013年
第一完成人
苏晓华
成果所属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成果简介:‘黄淮3号杨’是针对黄淮地区杨树主栽品种少、林分结构稳定性较差、杨树人工林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选育出的速生中、短轮伐期纸浆材、胶合板材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良种编号:国S-SV-PD-004-2013)。该品种具典型美洲黑杨形态特征,雌株,树干通直圆满;树皮灰黑色偏黄,纵裂,裂痕浅;冠中等,侧枝中等偏小,轮生处分布密集。黄淮3号杨在我国黄淮地区表现出多种优良特性,生长迅速,抗风、耐水湿和抗病虫能力强,性状稳定。豫西地区6年生黄淮3号平均树高17.58m、胸径18 cm、单株材积0.1651m3,分别超过当地主栽品种中林46的15.73%、28.02%和75.53%,超目前生产推广良种108杨的13.49%、6.07%和23.43%;在淮北地区5年生黄淮3号杨平均树高18.40m、胸径21.30 cm、单株材积0.2315m3,超当地主栽品种I-69杨的14.29%、5.29%和22.51%;超I-72杨22.67%、18.57%和61.67%;在安徽安庆大观区经历浸水100余天仍保持95%的成活率和良好的生长表现,在长期浸水后遭遇8级台风未出现倒伏或折断。除造林前期感水泡性溃疡病(对生长无明显影响、能在无药物防治下自愈),至今未发现有其他病虫危害。由‘黄淮3号杨’的培育和应用作为重要内容的“杨树高产优质高效工业资源材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J-202-2-01-D01)。
该成果所获奖励
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J-202-2-01-D01)。
目前推广 应用情况
适于我国华北平原南部黄淮地区种植,适宜平原壤土以及沙性壤土,土壤PH值中性或稍偏碱性,年平均气温15℃,平均降雨600mm以上,极端低温-16℃以上地区栽培。已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推广应用,效果良好。木材增产明显,促进林农增收和就业,防护农田,美化环境,经济社会生态价值显著,将成为适用区域杨树速生丰产林换代良种。
联系人
联系方式
010-62889627
公众号
院长信箱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