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为“三北”生态用水献计献策

时间:2023-11-20 来源:

图1:三北工程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三北”生态用水战略研讨会

图2:唐芳林副局长向三北工程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图为张守攻院士接受聘书)

图3: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给三北工程研究院首批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

(图为宁夏大学王忠静教授接受聘书)

图4:合影

11月18日,三北工程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三北”生态用水战略研讨会,主题为加强生态用水配给,保障“三北”工程行稳致远。这是三北工程研究院自2023年8月27日在内蒙古磴口(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场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林科院分党组书记叶智主持会议开幕式,院长储富祥发表致辞。学术交流环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分别主持。

会上,水利、农业、林草、生态、地质等领域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三北”生态用水战略,就“三北”生态用水问题进行建言献策,为将来三北工程区实现水(生态用水)、土(生态用地)、绿(植被规模)的优化配置提供科技支撑。

唐芳林表示,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他强调,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是新时代“三北”工程的重中之重。目前“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开局顺利,已开工项目22个,共完成造林种草608.07万亩。

与会代表认为,生态用水是“三北”工程“卡脖子”问题,要持续推进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必须重视和解决工程建设的“卡脖子”问题。“三北”工程区大部分区域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统筹谋划、妥善安排生态用水配额,服务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未来要持续开展“三北”集约化用水科学研究,加强水土适配性、水资源承载力、湿地保护修复、林分结构调控等科技研发,基于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林草资源。要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资源持续衰减问题和绿洲地下水位下降问题。

专家建议,下一步要统筹推进生态用水的立法、规划、配置、调度,切实做到“一水四定”,建立“三北”生态用水长效机制,加强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要尽快搭建“三北”生态用水监测和监管“一张网”,推动“数字治水”。要加强“三北”水源地保护,涵养水源,做好生态建设节水和农业生产节水。要拓宽“三北”生态用水供给渠道,利用好煤矿疏矸水、黄河凌汛水,既开源、又节流,多措并举筹集生态用水配给份额。

会上还举行了三北工程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聘任仪式和首批特聘研究员聘任仪式。中国科学院、中国水科院、中国农科院、兰州大学、宁夏大学、鄂尔多斯林草所、中国林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和交流。

水利部水资源司、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国家林草局三北局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国林科院生态所、沙林中心,以及院办公室、科技处、资管处等单位或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