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我国首个最大木荷育种群体建成
时间:2018-01-10 来源:中国科技网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科技网讯2018年01月10日讯 作者:王建兰 杨莹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携手浙江、福建、江西和重庆等省市科研和生产单位,历时17年的系列研究与实践,“木荷珍贵优质用材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技术”项目,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不仅在木荷繁殖生物学和核心种质构建方面有理论创新,还在速生优质新品种选育、矮化种子园营建模式和种子丰产技术、轻基质容器苗精细化培育等方面有显著技术创新。这为浙江省及我国其他东部省区木荷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在品种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了重大科技支撑。

  该项目主持人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用材树种首席专家周志春研究员介绍说,此项目成果是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木荷速生优质新品种选育研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重要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培育与利用技术研究”等10个项目于一身,其在解决木荷良种选育、轻基质容器苗精细化培育和产业化生产技术的同时,又提出了木荷营造林及高等级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推动了木荷珍贵用材树种的遗传改良和现代育林步伐。目前,已建成收集保存近千个优树无性系的木荷种质基因库,并完成了木荷第一代遗传改良。

  周志春称,该成果涵盖了木荷繁育生物学、新品种创制、良种繁育、人工林定向培育等,为木荷杂交育种以及种子园亲本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他们在其主产区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重庆7个省(市)共选择优树1108株,在浙江龙泉国家林木良种基地嫁接保存木荷优树无性系876个,以及同属的银荷、红荷、大苞木荷和中华木荷等优树无性系27个,共计903个,构建了我国首个目前最大的木荷育种群体。并被认定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

  不仅如此,还突破了木荷组培快繁技术,获得组培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多项专利技术,初步实现了组培苗规模生产,出圃率可达70%以上。并被认定为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其中兰溪、龙泉2个木荷种子园种子,被认定为浙江省级林木良种,实现了浙江省和我国木荷良种化造林。

  作为我国南方主栽的生物防火树种及重要的生态防护和生态景观树种,木荷是南方最主要的乡土造林树种。

  据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系统评价,在木荷、香椿、柚木、楸木、香樟、核桃楸和鹅掌楸这8个珍贵树种中,木荷木材机械加工综合性能位居第一。

  然而,由于木荷良种缺乏、育种进程缓慢、高效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和产业化发展。

  对此,从2001年始,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携手浙江省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开展了木荷繁殖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在木荷全分布区,专家们开展大规模优树选择、抗逆种质(优树)增选、特异种质发掘利用、木荷优树家系多点测定与评价研究。

  周志春介绍,他们开展的盆栽实验和人工林调查显示,较之于杉木,木荷具有明显的生长竞争优势,与杉木混植或混交,增产效果十分明显。项目组在福建、江西、重庆进行了技术成果推广和示范辐射,指导建立了木荷1代无性系种子园1673亩,精细化培育优质木荷轻基质容器苗1500多万株,高质量木荷试验示范林25万亩,按30年主伐,每亩平均生产大径阶高档珍贵材20立方,可新增产值100亿元。

  周志春透露,在浙江龙泉、兰溪建立的500亩木荷1代无性系即将进入盛产期,若按每亩生产木荷良种2公斤计,每年可产良种1000公斤,可培育良种容器苗650万株(6500株/公斤),可以满足每年4万亩木荷人工林的良种造林,材积遗传增益至少在10%以上。提出的木荷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精细化培育技术体系,大规模培育1年生轻基质容器苗,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在40厘米和0.45厘米以上。

  据统计,5年来,累计精细化培育木荷1-2年生优质轻基质容器苗1500万株以上,组培苗2万株,实现产值1050万元,利税450万元。采用多种栽培经营模式营建了木荷珍贵优质用材试验示范林5万亩,省辐射推广20万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