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好个王树东
时间:2009-04-17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林业部有个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在杭州。

  中心主任叫王树东。主任这个衔在官职中的级别比较模糊,容易造成种种误解,所以1996年4月5日林业部下达任命书时,特意在王树东的名字后面加注了一个括号,括号里边有这么几个字:副司级。

  接受任命的第二天,王树东即赴杭州。

  王树东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在校时,他是校党委常委中两名学生代表之一。上大学前他17岁时,曾任黑河地区一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偷偷带领社员们在土地上下功夫,每年秋天的收获都很丰实——成垛成垛的麦子、玉米和金黄而饱满的大豆,每个劳动日值达3元。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也是有风险的。

  王树东认准一个理儿:不管喊什么口号,老百姓都得先吃饱肚子。

  树东水性好,劳作之暇,常去黑龙江游泳。他可以仰躺在水面上看长篇小说,偶尔江里的鱼跃出水面,划一道弧线,落到他的身旁,他竟全然不知。

  树东干什么事情都非常投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到杭州后,树东所面对的中心可没有茂林修竹般的风景——基建立项已经8年,可土地上还是一片荒芜。地方有关部门发出“黄牌”警告,要把那块土地收回。当地一些“刁民”也嚷嚷着要把那块地面圈过去种水稻。中心自身的一些问题也颇令他头痛。

  来杭之前,树东是中国林科院兴林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公司享有进出口权,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国内国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何必干这个苦差事?“唉,真想打道回府”。可那哪里是王树东的性格。这个黑脸膛的北方汉子,用一个月的时间,硬是把经纬万端的中心梳理出了头绪。

  生活得舒服或愉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得富有建设性。树东的笑容很宽厚,宽厚的笑容里有一种非同寻常的魄力、远见和才干。

  树东接着就是跑基建。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地质勘察设计和基建方案设计,并通过了18家单位的会审。各种各样的手续跑下来,人整整瘦了两圈。树东忘不了,在中心最艰难的日子里,是部领导和江泽慧院长给予有力支持,他们亲临杭州开现场办公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树东说:“不然,我有三头六臂也难打开局面。” 。

  树东具有极强的经济意识。他很清楚,所谓经济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价值。在定向议标之前,他带领中心的有关人员先对杭州的大小建筑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充分掌握建筑企业的资质、基建造价、经营管理和信誉等情况,最后选中一家颇有实力的建筑公司,标额一压再压,“水份”全让树东给拧出去了。此外,他还四处游说,让杭州人认识中心对研究和开发竹子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争取减免了各种杂七杂八应交的费用。

  有人开玩笑说:“王树东是从舌头根上往外抠钱。” 。

  外的事情总是说来就来。

  施工队开进工地那天,又遇到“钉子”——5户拆迁户就是不搬。王树东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乃至登门拜访也未能奏效。这回,王树东的舌头不灵了。怎么办?树东彻夜难眠。次日天一亮,他走进西湖区法院递上一份诉状。王树东要打官司了。

  斯时,《钱江晚报》、浙江教育电视台在舆论上给予竹中心有力的支持。“翠竹破土难”的电视新闻,一时成了杭州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西湖区法院经过调查取证,搞清了案情,最后责令5户拆迁户于1996年11月30日前搬迁。否则,强制执行。

  官司打赢了,可王树东也累倒了。事后有人问他当时的感受,他摇摇头说:“诉讼是一杯苦酒”。

  如今,竹子中心正从地平线下一寸一寸地长出来,就像一株青翠的竹。

  树东总是在别人想的时候,他就已经去做了。世界竹乡在中国,竹子中心连着世界。去年10月,中心举办了“国际竹子培训班”,为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培训了学员。同时,作为常务理事单位,竹子中心又在中国南南合作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正在立项或争取立项。

  树东并不是眼巴巴坐等竹子中心大楼长高——他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机会,边建设边研究边开发。

  岁月已把日历一张一张扯去。树东说,他要走在时间的前面。

  树东的心理素质极好,对待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章法,从不为外部因素所左右。

  竹之美,美在节。每一节都是一个过程,每一节都有一种精神。人如竹,还是竹如人?

  每天傍晚,王树东总要抽空去工地转转,戴一顶黄色的安全帽。有时,他便坐在工地一角的水泥预制板上,不声不响地眯起眼睛看塔吊怎样把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组合到一起。他想起小时候与小伙伴们搭积木的情景。看着看着,他开心地乐了。

  他说:“等竹子中心大楼竣工那天,我一定跳进钱塘江畅游一番。当然啦,还要带上一本长篇小说。”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