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中国林科院新增7个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
时间:2021-11-02 来源:科技处 文字:张璇 图片: 编辑:乌日娜 点击: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三批4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名单。依托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森环森保所、资源所、资昆所、荒漠化所牵头成立的7个长期科研基地正式获批。至此,中国林科院归口管理的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共21个,涉及领域包括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盐碱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森林培育与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草原灾害防控等。

长期科研基地是中国林科院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自建设以来,为全院各单位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长期、稳定、持续的基础支撑。中国林科院作为归口管理单位,将持续加强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的支持力度和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基地的建设和保障能力,不断探索基地运行和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地成果转化成效,努力培育一批国内一流的开放共享科研服务平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第三批长期科研基地名单

北方海岸带生态修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位于潍坊市,地处于黄河三角洲东南缘,立足莱州湾,辐射黄河三角洲和渤海南岸,主要从抗逆植物种质资源选育、困难立地综合治理、湿地生态修复、沿海防护林建设、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推广示范,为我国海岸带滩涂灌草地、湿地、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以及区域生态建设和保障我国滨海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防火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以建立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为核心,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机制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机制,探讨灾后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与重建技术途径和对策,研发和建立火烧迹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提升等关键技术。

河北宣化林草综合性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位于张家口宣化区林果科技实验中心,主要开展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多林种、多树种、多草种在内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草灾害绿色防控、林草现代装备等技术研发与成果示范,形成全链条、集成式的科普教育基地,切实提高京津冀区域林木培育、绿色防控、生产经营等科技水平,提升冬奥会绿化项目科技含量。

湖南黄丰桥森林监测与模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位于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针对森林资源高效精准监管需求及其突出问题,在单木、结构、生长、经营、景观等多方面开展森林监测与模拟相关研究,对于研究我国中南地区森林结构与生长具有积极意义,在辅助森林经营决策、推动智慧林业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荒漠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位于国家林草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及共建单位元谋国营林场大哨分场,主要开展干热河谷不同森林培育模式示范,展现不同生态防护林技术和管护模式,收集、保存干热河谷区域主要珍稀、特有、濒危的乔灌种质资源,研发林下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开展干热河谷区域林业资源开发利用。

辽东湾滨海盐碱地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位于辽宁省营口市,主要研究盐碱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态过程、恢复与治理技术的基础原理,逐步将其建设成集盐碱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盐碱化过程与机理研究、荒漠化综合防治技术研发于一体,具有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成果示范功能的长期科研基地。

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位于滇西纵谷区西部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协助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保护管理以及长期监测,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促进自然保育、巡护和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指导保护区建设空天地一体化实时监测体系,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张璇/科技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