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尖峰岭生态站举办“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时间:2012-09-11 来源:热林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许涵博士在广州主会场作尖峰岭生态站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学术报告

尖峰岭生态站站长李意德研究员在尖峰岭主持学术会议

陈德祥博士在尖峰岭生态站分会场做生态系统研究的学术报告

部分会议代表在尖峰岭生态站科研楼前合影留念

部分会议代表会后考察尖峰岭热带雨林老龄林合影留念 9月1日,是海南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的依托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建所50周年纪念日。在所庆庆典的主会场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东大会堂,来自国外60多名林业研究学者、国内300多名领导专家和热林所100多名职工、研究生等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热带林业研究所50华诞。 简短的庆典活动结束后,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莞厅举办了“热带林可持续经营”国际学术会议,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芬兰等国的林学家、生态学家以及国内的学者100多人参加了学术会议。尖峰岭生态站的许涵博士作了题为“Jianfengling rain forest dynamic plots(尖峰岭热带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系统研究)”的学术报告。 许涵博士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尖峰岭生态站在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专项、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和国家林业局野外台站运行经费等项目的支持下,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研究监测样地系统,该样地系统由1个60公顷的大样地、164个尖峰岭林区范围内的公里网格样地和11个长期固定观测样地组成,经过几年的研究,已获得了如下的科学结论:发现了4个新物种、1个海南新分布记录属和1个新分布记录种;证实海南热带雨林在采伐后自然恢复轨迹是非线性的,采伐后的天然更新次生林在经历半个世纪后,其群落组成结构与原始林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但长期来看次生林会逐渐向原始林靠近;采伐后特别是径级择伐后特有种子植物物种数略微增加,但增加的物种种群数量较稀有且具不稳定的种群结构特征,在后续自然更新中消失的可能性较大;证实了6个非参数估计森林物种丰富度的方法不宜估计异质景观地区的物种数,但适合估计同质景观地区的物种数;验证了Logistic模型和MaxEnt方法是6个基于面积估计物种丰富度方法中最好的,同时改进了估计物种丰富度MaxEnt方法的计算模型;岛屿生物学的生物松弛假说(Biotic Relaxation)得到证实等等。 9月2日~9月3日,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芬兰、韩国、印度、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内地的20多名对热带林生态系统感兴趣的学者,移师海南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继续进行学术交流,并考察了尖峰岭生态站的部分科研设施和热带山地雨林景观,科技日报记者、热林所尖峰试验站、尖峰岭林业局和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10余人参加了尖峰岭生态站的学术活动。9月3日,尖峰岭生态站站长李意德研究员主持了学术会议,陈德祥博士作了题为“Research at the Jianfengling National Forest Ecological Field Station(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学术报告。 陈德祥博士在报告中,向与会专家详细阐述了海南岛热带森林及其自然环境状况、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历程、尖峰岭生态站的建设历史、研究重点和近期所取得的科研成就。陈博士作为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在森林碳汇功能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报告中重点陈述了尖峰岭生态站近期在开展热带雨林碳汇研究方面的成就,他指出,尖峰岭热带雨林碳汇能力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传统的样地清查法,即利用长期固定监测样地多次调查数据,计算林分在长期生长过程中的生物量净增量,获得林分的净固碳量;二是通过涡度相关的方法开展连续监测,获得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动态。两种方法的短期研究结果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老龄林仍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但暴雨强度、暴雨频度、干旱强度与时长等气候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影响很大;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尖峰岭热带雨林老龄林与夏威夷、巴西亚马逊、非洲、马来西亚等地的热带雨林中研究结果相近,表明热带雨林老龄林除土壤层次能持续积累碳外,植被层也能够持续积累碳。陈博士也报告了尖峰岭生态站近期所开展的氮和磷添加试验对林地土壤呼吸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氮和磷均能提高林地土壤的呼吸强度,特别是联合添加氮和磷,其提高量是很显著的,这表明在当今氮和磷沉降不断增加的环境条件下,可能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强度增加、加大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速和全球变暖的进程。 陈博士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来自印度、马来西亚、芬兰、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就热带天然老龄林的碳汇能力和添加氮磷试验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尖峰岭这些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尖峰岭生态站后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学术会议之后,代表们实地考察了尖峰岭生态站的部分研究设施,并考察了尖峰岭的热带雨林老龄林,在考察过程中,代表们对尖峰岭热带森林的分类地位、树种组成、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认为尖峰岭的热带森林地处热带亚洲北缘,既具有热带森林特点,也具有某些亚热带森林的性质,因此,其生物多样性非常高,是一处研究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良好场所,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来自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学者更希望,能够加大中国的交流合作力度,深入开展中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与东南亚地区热带森林的对比研究,加强项目的合作与人员的交流,共同促进亚洲地区热带林生态系统研究水平的提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