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级奖成果
竹笋食味和安全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
时间:2023-03-09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kxyj 点击:
主要完成人员:丁兴萃 陈双林 金爱武 柴振林 杜旭华 白瑞华 郭子武 张岩 蔡函江
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丽水学院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桐庐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项目起止时间:2008-2020年
获  奖  情  况 :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二等奖

        本项目属于森林培育研究领域。竹笋是中国特别是浙江省传统蔬菜和出口农产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竹笋呈味成分与机理不清、出土后适口性显著下降成因不清、集约栽培导致品质下降和安全风险增大、食味品质提升和安全品质保障关键技术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竹笋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资助下,经13年持续攻关,在竹笋呈味物质、机理及其与环境关系理论,食味品质改善和安全品质保障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阐明了竹笋主要呈味物质,揭示了呈味形成机理,解决了竹笋呈味物质和机理不清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外竹笋呈味研究的空白。创建感官评定和仪器分析相结合的食味评价方法,发现毛竹等浙江省3种主要竹笋清香味物质主要是5,9二十碳二烯酸甲酯等6种成分,其中毛竹冬笋具有顺-3-乙烯醇等2种特有成分;竹笋苦涩和辛辣物质分别为单宁、草酸和氰化物、氰苷、单宁。竹笋清香、苦涩和辛辣味分别是各自主要成分协同作用所致;建立了竹笋苦涩味强度与单宁、草酸含量方程模型;发现避光与配方施肥分别降低PFK等4个和PK4等4个单宁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配方施肥提高aroK等5个可溶性糖关键基因表达,提高竹笋适口性的机理。

2.摸清了竹林土壤、竹笋有机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特征,为竹笋安全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对浙江省9市各县市区348个竹笋产地竹笋和土壤历时11年连续监测,发现竹笋有机农药残留物主要是有机氯农药,其含量远低于浙江省竹笋标准阈值;竹笋砷、汞、镉、铅、铬含量在标准限量值的2.7%~5.6%,竹笋综合重金属污染指数小于0.7的警戒线;竹笋总体处于安全水平。土壤有机农药残留种类较多,存在斑点式污染现象,与竹林经营类型、水平密切相关;砷、汞、镉、铅、铬等土壤主要重金属含量0.096~36mg/kg,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安全水平,但接近警戒线。

3.构建了竹笋食味和安全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体系,有力推进了竹笋高质量绿色生产。探明了竹笋辛辣苦涩味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光照、土壤水分、营养影响规律,研发了竹笋套袋、覆土控鞭、减量精准施肥、控水保温增肥等技术,提出了竹笋采收与鲜笋处理技术;筛选出有机农药高效降解菌2株,创新集成了笋用林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项目授权专利6件,制定标准2项,发表论文27篇。成果在浙江、福建推广,近三年推广12.574万亩,新增销售收入1.529亿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