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经营
为什么要提出杨树团状造林方式?
时间:2010-11-05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我国杨树用材林主要集中在水肥条件优越的平原农区。在这里人多地少,许多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亩左右,土地珍贵。杨树栽培品种在集约栽培的体制下能实现速生丰产,但对立地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用来种杨树的土地,一般也能种粮食。种粮,还是种杨,经常有矛盾,存在着争地问题。由于担心杨树占地和对农作物“胁地”,许多平原地区杨树稀少。另一些地方又有杨树过多侵占耕地的情况。如何协调好杨树和粮食种植,是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国际上出现粮食危机和国家要求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探索少占耕地和 “胁地”轻的杨树造林方式,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之一,木材短缺问题急需解决,在平原农区推广团状造林可以挖掘杨树速生丰产的潜力。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平原农区是国家粮食主要生产基地,粮食是主角,杨树是配角。杨树占地应减到最少,杨树对粮食作物的副作用应该将降到最低。为此作者提出一种杨树与农作物的长期间作方式,即杨树团状配置。设计原则是:尽量限制杨树所占的土地面积和空间,少占耕地,少“胁地”,以粮为主,杨树分享农业的水肥投入和土壤管理效益,改善农田小气候,杨粮长期共存,林茂粮丰。

杨树的团状配置将多株杨树集中种植在一起,缩小杨树与农作物的接触面,缩小杨树的投影(遮荫)面积,缩短杨树的投影(遮荫)时间。与杨树人工林行状林墙的长时间的强度遮荫不同,由日出到日落,杨树团的阴影在西、北和东侧定时扫描一遍。杨树团的遮荫是短时间的、活动的和轻度的。因此,减轻了农作物的减产。

杨树团状造林方式是根据我国杨树主要产区——平原农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提出的一种创新的农林长期共存的间作方式。它的优点是:杨树占耕地减到最少,改善农田小气候,保证粮食高产,保证杨树有良好的立地和抚育管理,解决杨树粗放管理和立地不合格问题,保证杨树高产和高收益,农林长期和谐,达到双赢。

每亩1团,每团6株杨树,3亩可折1亩4×8 m培育的大径材的片林(18.5株/亩),而3团杨树所占的面积只有 40×3= 120 m2,仅为1亩666 m2的18 %。由此可见杨树团状是一种高效益的造林方式。

与传统的行状造林方式比较,杨树团状造林方式利多弊少,对农业影响小,效益高,容易被接受,可以在更多的农田推广。我国杨树人工林,中、低产林占多数。 限制杨树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造林立地条件差,造林密度过大,经营粗放和水肥管理缺失。杨树团状造林可以解除这些限制因素,使杨树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得以发挥,实现高产,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为国家供应更多优质杨树大径材。为了提高杨树集约经营水平和杨树商品林的经济效益,应该克服因循守旧,摒弃粗放经营,探索杨树团状造林方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