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
杨毒蛾
时间:2010-01-06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甘肃、青海、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幼虫取食杨、柳、白桦和榛子等树的叶片。

形态特征 成虫(左图) 体长14~23mm,全身被白色鳞毛,稍有光泽。雌蛾触角栉齿状,雄蛾羽毛状,触角主干黑色,有白色或灰色环节。足黑色,有白色环纹。 卵 馒头型,初产时灰褐色,孵化前黑褐色。卵成块状,上面覆盖灰白色胶状物,外表看不见卵粒。 幼虫(右图) 老熟幼虫体长30~50 mm,黑褐色。背部中线黑色,两侧黄棕色,其下各有一条灰黑色纵带,体各节均生有毛瘤,瘤上生有黄褐色长毛及少数黑色短毛。 蛹 蛹体各节两侧均保留着幼虫期毛瘤特点,其上生黄褐色细毛,尾端有臀棘。 生物学特性 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1代,山东、山西等省一年发生2代。多以2龄幼虫越冬。第2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常在嫩枝上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受惊扰立即停食不动或吐丝下垂。幼虫有避光性,夜间上树取食,白天下树潜伏在树皮缝、树洞、树根附近的杂草内或石块、土块下。6月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枯落物、杂草及土块下或老树洞内化蛹。7月成虫羽化,成虫白天静伏在叶背、小枝、杂草间,受惊扰才飞出。晚上活动,有强烈的趋光性。雌蛾卵产于树皮或叶子上,成块状,一头雌蛾可产卵61~100粒。8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期, 9月初第2代幼虫孵出,初孵幼虫可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气候变冷后爬至树皮缝隙、树洞、枯枝落叶层、杂草或土质松软的表土下越冬。幼虫和蛹期的天敌有寄生蝇和白僵菌,卵期有赤眼蜂和卵小蜂寄生。 防治方法 1)在树干基部扎草束,诱集下树幼虫,然后集中消毁。 2)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3)幼龄幼虫期树冠喷洒3亿孢子/ml B.t乳剂(同杨扇舟蛾说明)。 4)树冠喷洒50%杀螟松乳剂或50%二溴磷乳剂800倍;2%锐劲特乳剂3000倍;2.5%敌杀死2000倍,或50%灭幼脲3000倍防治幼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