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奖
山杏现有林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时间:2023-03-29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kxyj 点击:
主要完成人员:王利兵 李显玉 于海燕 石长春 刁鸣军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科研教育示范基地管理中心
项目起止时间:1994-2019年
获  奖  情  况 :2020年第十一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项目属于经济林学学科。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是蔷薇科落叶灌木,具抗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面积3400万亩之,是我国“三北”地区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乡土生态经济型树种。然而调查发现,由于林农管理粗放,相当大一部分山杏林都过熟、人畜破坏、病虫害严重,大面积林相残缺,产量低而不稳,经济、生态效益均十分低下。因此,为更好的调动广大林农经营的积极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自1994年以来项目组成员单位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技术的研发,尤其是最近10余年在其油脂高值特性挖掘、现有低效林资源全面调查及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现有林优良类型、老残病株所占比例以及立地类型进行分层分类的创新性改造策略,构建了山杏现有林高效利用经营管理体系,并进行全面推广应用。取得成绩有:

1.建立了木本油脂品质与油料加工特性的模型,挖掘出山杏油脂高值的生物柴油燃料特性,居我国现阶段主要开发或具有开发潜能的10余种生物柴油树种之首,并进行优化其生产工艺,为山杏油脂的高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获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梁希青年论文奖三等奖及《燃料化学学报》优秀论文奖及特别贡献奖);

2.首次对我国山杏分布区内的20多省市区进行全面调查,确定其具体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和资源量,并完成了资源分布区划及边际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山杏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物质保障;

3.揭示木本油料山杏油脂累积规律,进而创立木本油料综合性状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的山杏集中分布区收集种质资源进行评价,选择出6个优良种源、8个优良类型、33个丰产、6个抗晚霜优良无性系,为山杏资源保存与利用提供基础保障和理论依据;

4.研发果树种子沙藏、育苗等新装置,结合美国引进并创新的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山杏优良类型或山桃种子繁育砧木,并采用嵌芽接、插皮接、腹接等方式进行嫁接山杏优良无性系或者鲜食杏、李子品种,构建完成山杏苗木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并建立各种高增益品种采穗圃,为我国山杏现有低效林的改造提供技术和材料保障;

5.创新性地提出以立地类型、现有林优良类型及老残病株所占比例进行分类的改造经营策略,包括改接增益品种(山杏优良无性系、仁用杏、鲜食李杏等)、平茬复壮、集约抚育技术、灾害防控等技术的集约经营措施,并构建了山杏现有林分类改造及经营管理体系,平均产量提高23.3~221.0%,解决了生产中存在山杏林效益低下的实际问题。

项目获省部级奖励2项,出版专著1部《中国能源植物山杏的研究》,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鉴(认)定成果5项,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收录8篇。山杏现有林高效利用技术仅在内蒙古赤峰市、陕西省榆林市2市16个区县旗推广应用81.4万亩,应用3~4年后,年新增产值6.5亿元(纯收入4.5亿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您推荐